筑地本愿寺
筑地本愿寺

筑地本愿寺

筑地本愿寺是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寺院,其本山是京都的本愿寺(西本愿寺),开山祖师是亲鸾圣人(1173-1263)。该寺院于1617年建于浅草附近。但在1657年被大火烧毁,后于1679年在现在的地址重建。当时这片土地上还是一片海水,在寺院信徒的带领下,填海造地重建了寺院。1923年被关东大地震引发的火灾烧毁,后于1934年由建筑家伊东忠太重建为现在的本堂(佛殿)。2014年,“本堂”、“门柱(正门、北门、南门)”和“石头围墙”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。“筑地”这一地名蕴含着建造土地之意,体现了这片土地的由来。

引用自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

建筑的独特特征

筑地本愿寺的建筑物由参与京都“平安神宫”和原宿“明治神宫”的共同设计等工作的建筑家伊东忠太博士设计,模仿了印度等亚洲各地的古代佛教建筑。伊东忠太以喜爱妖怪而闻名,所以在建筑中雕刻了多种动物。它们分别是长着翅膀的狮子、牛、马、狮子、大象、孔雀、猿猴、凤凰和被称为西洋穴怪图像的珍奇异兽。另外,建筑内还隐藏着青龙、朱雀、白虎和玄武等中国传说中的四神兽。
屋顶呈圆形,象征菩提树叶。正面的中心位置绘有莲花。本堂内还有巨大的管风琴,仰视出入口的上方,还可以看到花窗玻璃。这些也是其独特的特征之一。这是唯有游历了丝绸之路的伊东忠太博士才能创造的独特佛教寺院,欢迎尽情欣赏。

伊东忠太
伊东忠太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建筑的独特特征
筑地本愿寺每天从日落至晚上9点期间会点亮灯饰。欢迎在寺院内欣赏夜晚的筑地本愿寺。

筑地本愿寺每天从日落至晚上9点期间会点亮灯饰。欢迎在寺院内欣赏夜晚的筑地本愿寺。